Little Baby House: 十一月 2016

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

女孩不聪明,都是父母害的?让专家告诉您

妈妈们有没有这种体验?
上学的时候觉得自己是数理化渣渣,那些男生怎么这么厉害啊,咱女生做数学题揪光头发,草稿纸用了n张,都木有用,最后只好用来擦眼泪,但是那些上课不怎么听讲的男生,天生就是数理化男神啊,翻翻白眼,挠挠脚丫子,连草稿纸都不用,就get到答案了。
还有物理课,电路元件都是什么鬼?咱看着发呆啃手指的时候,那些男生已经连好了,而我们连为什么要这么连都get不到。
还有元素周期表,什么鬼?
平方差公式,什么鬼?
女孩不聪明,都是父母害的
总之为嘛男生数理化普遍比女生好,为嘛到了高中之后,普遍的说法是男生比女生聪明?
女孩不聪明,都是父母害的
还是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专家告诉您,男孩数理化比女孩强,看起来比女孩聪明,那是因为他们被养大的方式和女孩子不一样。
说白了,女孩不是不聪明,不是天生数理化不好,是被咱们大人的偏见,不知不觉的习惯给害成这样的啊。
家有女孩,只要正确教养,也会超级聪明,数理化和逻辑也会非常棒。
看看我们不经意坑了女孩,一招比一招厉害的姿势吧:

第一招话说篇——不说数字,只说感觉

爸爸妈妈们发现了吗?对男宝宝和女宝宝,咱说话的方式就不一样。
比如对面来了五只鸭子。
要是男宝,咱会说:宝宝快看,一共有几只鸭子呀?宝宝答四只。“不对,再数数呀。”
要是女宝,就不一样啦,咱会说,“宝宝快看,那些鸭子多可爱啊,头上的毛毛多萌啊。”
再比如,玩乐高玩具的时候,男孩子撘了一辆车,家长会说哇好厉害,你用七块积木搭了一辆车。
要是女孩也搭了一辆车,咱会说,“哇,你搭的车子真漂亮!”就和数字没半毛钱关系了。
女孩不聪明,都是父母害的

专家发言:

社会习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觉得对女孩子来说,美,可爱是最重要的,不知不觉,和她们说话的时候,就会偏重情绪和感受,而忽略数学和逻辑。对男孩子,因为觉得数学和逻辑对他们很重要,就不会忽略。
日积月累,就造成男女在数学和逻辑能力方面的巨大差距,看起来,女孩就没有男孩聪明啦。

贴心小结:

家有女孩,和她们说话的时候,一定有意识提醒自己:多说数字,少说感觉,这样女孩不知不觉就会聪明哦。

第二招穿衣篇——公主裙脱不下来

爸爸妈妈们发现了吗?咱给男孩女孩买衣服的时候,心理也不一样呢。
给男孩,首选运动方便耐磨,不怕脏的。
给女孩,首选穿起来好看的。女孩喜欢美美的公主裙,爸爸妈妈也非常爱买,把女儿打扮成小公主多拉风啊。
女孩不聪明,都是父母害的

专家发言:

殊不知,这样给女孩选衣服的方式,也会影响她们的智力。
幼儿园做过一个实验:
同一个女孩子,老师让大家做游戏的时候,需要坐在地板上,女孩参与特别积极,玩得特别开心。但是第二天,同样的游戏,别的小孩子一样非常积极参加,这个女孩子却扭扭捏捏不参加啦。为什么呢?因为她今天穿的是公主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女孩子穿公主裙的时候,自我感觉的确很美,却也会产生外表焦虑,不知不觉,她们会主动减少会弄脏她们衣服的活动量。
孩子大脑发育,最重要的就是外在刺激,活动量少了,外界刺激就少,聪明程度当然有差啦。

贴心小结:

公主裙虽好,也不要不脱下来哦。
平时多给女孩子穿结实耐磨,方便运动的衣服,小女孩不知不觉就会增加运动量,这样她们就会更聪明。

第三招终极大boss——给女孩下定义

爸爸妈妈们,你们的亲戚朋友一定说过这样的话:
你家是女孩,数理化不好正常。你家女孩子,学好英语就行,以后可以念文科。
您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吧:
我富养闺女,会琴棋书画最重要,成绩差不多就行了。女孩成绩好,不如嫁得好;干得好,还是不如嫁得好。
这些话,就是在给女孩下限制性的定义呢。
女孩不聪明,都是父母害的

专家发言:

西谚说,想法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在我们的脑海中占一席之地,或一闪而过的话,其实就是我们社会的集体潜意识,他们不知不觉会影响我们对待女孩的态度,也会影响女孩对自己的态度和要求。
这样定义女孩,说女孩子这样不行,女孩子差不多就行,会让女孩觉得自己天生和男孩不一样。
自己数理化不好,动手能力不好,逻辑不好是正常的,努力了也没用,接受这点后,她们在这些方面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差,日积月累,自然比不上那些学习时就算遇到困难,但为了“男子汉”的尊严,咬牙也要坚持下去的男孩。

贴心小结:

千万别在孩子面前说这样的话了,这些话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完全超出咱的想像,是坑孩子的终极大boss。赶快停!
女孩不聪明,都是父母害的


好啦,就是这些不经意,一招比一招厉害的姿势,让女孩子们渐渐不如男孩子聪明,生生扼杀了女孩的数理化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甚至,这些招式,尤其是最后一种给女孩下定义,对女孩的影响最深,会让女孩觉得自己是可以不努力的;女孩是可以凭借青春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让她们觉得,数理化的世界,智力的世界,创造的世界,动手的世界,是天然属于男生的,而自己,留在家务的世界,美的世界就行。

看这6点让小宝宝快速学会说话!

宝宝在6、7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咿呀学语了,此时是开发宝宝语言能力的最好时机,家长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东西和手段来引导宝宝早日开口说话,以下的4个步骤和6个方法请父母牢记,及早开发宝宝的语言能力。

一、训练宝宝说第一句话的方式

1、经常自言自语

在宝宝生命的第一年,很容易被爸妈的声音和面孔吸引,所以经常对宝宝说话可以刺激他说第一句话。像是你可以告诉他你正在做什么事,或是介绍环境给他认识。

2、回应宝宝的话

当宝宝渐渐长大,他会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伊呀伊呀的说话。你可以回应宝宝的童言童语,并向他解释他注视的东西是什么。

3、不断重复例程

日常的活动,吃饭、沐浴、换尿布都是和宝宝重复对话的好机会。经过不断地听妳描述,他很快就会学会和这些活动相关的关键词。

4、示范说话方式

为了帮助宝宝建立语言能力,你需要说话缓慢,并且清楚,不断重复。宝宝在你了解他说的话之前就在说话了,他只是需要你指导他发音。

二、如何开发宝宝的语言能力

1、使用正确语法

和宝宝说话时,不是使用宝宝的语言,而是正确的语法和发音。让宝宝听正确的发音才能让宝宝说出正确的字词。

2、让宝宝多参与

不论你在做什么事情,都让宝宝参与妳一起进行。像是做家务、拿东西、散步时。不断和宝宝说明你正在做的事情,帮助宝宝记忆。

3、经常询问宝宝

经常询问宝宝问题,像是“球在哪里?”、“狗在哪里?”这样可以刺激宝宝表达,开口说话,自然的提高语言能力。

4、适当使用手势

使用手势来帮助宝宝了解你在说什么。适当的表演而不是阻碍宝宝学习单词的能力。手势动作可以加强宝宝的记忆。

5、阅读故事书本

宝宝都喜欢听故事。妳可以在睡前,或是平时念一些故事书给宝宝听,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字词能力,并且趁机灌输正确的观念。

6、鼓励宝宝说话


你可以鼓励宝宝表达他的想法。像是他想要拿玩具时,让他说出他想要拿哪一个。这样可以让宝宝多说话,多表达。 让宝宝开口说话,父母要有极度的耐心,宝宝说话晚不是“大器晚成”的征兆,如果宝宝到了2、3岁还不会开口说话,说明宝宝语言能力发育迟缓,家长应带宝宝就医。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一定有人这么说过,当了妈后我们就变成了医生,熟知宝宝咳嗽、发烧、拉肚子各种各样的疾病,或许真的是这样。但是我们真的已经很了解宝宝了吗?懂得很多儿科知识了吗?答案是NO。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宝宝的22个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学完你才是半个家庭医生哦。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宝宝闻味识妈妈是这么来的吗?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所以,妈妈要结合宝宝手指能力发展来选择玩具哦。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家里的宝宝什么时候会叫爸爸妈妈呢?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建议还是尽量多母乳宝宝哦~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宝宝6个月大就开始萌牙了,记得给宝宝用牙胶。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22张图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儿科知识,果断收藏!
为了宝宝,我们可以成为任何角色,只要宝宝健康长大。

2016年11月22日星期二

谁来解救总是睡眠不足的新手妈妈?!有妈妈分享“我现在都能睡到5-6个小时囉!”到底是怎么办到的...7招学起来!

几个新手妈妈在社群上聚在一起,彼此分享一个晚上可以睡几个小时,当然囉,此起彼落的哀怨声很踊跃,平均结论就是常态经验值:新手妈妈的夜晚普遍睡不到3小时。A妈妈:“听说满100天就会改善?”B妈妈说:“我儿子都4个多月了,黑眼圈愈来愈恐怖,毛细孔慈系粗大。”最晚加入分享的C妈妈说:“我现在都能睡到5-6个小时囉!”社群响起惊叹的羡慕声,纷纷询问C妈妈是怎么做到的。
妈妈生产后需要大量充足的休息,宝宝晚上不睡觉,硬是坚持哭得脸色发青气呼呼,往往耗尽了情绪和体力,还要担忧著怕吵到同住的长辈或邻居,一整个晚上就在抱着娃娃走过来荡过去摇哄中度过,很多新手妈妈都有不想迎接夜晚时刻的恐惧。成长百科提醒新手妈妈,一定要寻求伴侣或长辈的支援与协助,不要凡事为人母就得自各儿扛,以免产后忧郁缠心呀。本文就要来分享帮助新手妈妈能睡得比较好的几个方法,其中第二点就是C妈妈亲身实践超级有效而大力推荐的哟。

一、家人协助,分工合作

 从怀孕到宝宝诞生,新手父母的生活不断在改变。在宝宝出生前,伴侣之间就应该提早做准备,同住的家人们要一起讨论,宝宝出生后如何彼此分工,让伴侣与家人成为妈妈强而有力的后盾。
譬如:喂母乳的妈妈,可以先将母乳储备在瓶子里,夜晚期间由伴侣与家人协助喂奶、拍嗝与换尿布,家人一起分担照顾宝宝的责任,就能让新手妈妈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心情也就能保持愉悦。

二、每天早上养成母婴共同出门散步晒太阳的习惯

 褪黑激素与睡眠息息相关,可以改变睡眠周期,包括加速入眠、改善睡眠品质等,不管大人或小孩,【早上晒太阳】,能减少褪黑激素,除了唤醒大脑,还可调整褪黑激素分泌机制,到了夜晚黑激素分泌量增加,就能提高睡眠品质。
在国外研究数据已证明:白天让儿童晒太阳多运动,有助于夜晚睡眠品质的稳定。阳光对于睡眠的影响是极大的。白天待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三、大人请努力要求自己,帮助宝宝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

 很多家长或许出于疼爱孩子的心情,摇哄孩子已成为一种习惯,甚至孩子睡着了还继续摇哄,然而,“即将入睡时仍需摇哄著才能睡着”并不是一个好的睡眠习惯,呵呵,请照顾宝宝的大人们彼此激励,“大人要养成抱着孩子到他想睡的时候,就要将宝宝放到床上的习惯”,而不是哄到宝宝完全睡着才放下床,大人要让宝宝学会自己入睡并且睡着。

四、新手妈妈就算睡不着还是要躺着休息

 让自己躺下来,沙发或是床都可以,不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只想滑手机,将手机关静音,新手妈妈需要大量的休息,请尽量把握每分每秒宝宝睡眠的时间进行补眠。生产后,腰臀骨盆等部位都容易酸痛,长时间站立、抱孩子,都会拖延身体复原的速度。体力是积存来的,即使睡不着、没办法入睡,还是要躺下来,躺一个小时或半小时对体力的储存绝对都大有助益。

五、筛选访客对于新手妈妈是很重要的

 台湾人好客的本性及礼仪文化,客人来访,总是要热情款待张罗丰富,新手妈妈必须懂得筛选来访客人,尽管孩子很可爱、孙儿锦古锥,建议同住的伴侣、长辈还是得要更主动贴心的为新手妈妈着想,如果真的需要款待客人,也请尽量自己动手张罗,让新手妈妈可以只要坐着负责笑脸迎人就好。

六、妈妈和宝宝同室不同床

 家长和婴儿睡在较近的位置, 能够相互看见、听见或很容易就处摸到彼此。尤其是以母乳喂养宝宝,母婴睡在较近的位置,能够立即感受到宝宝的需求,把孩子放置在母亲触手可及的地方,对于建立宝宝的安全感与信任感是有帮助的。
“睡在较近的位置”,就是现代比较鼓励的,母婴同室不同床的育儿方式。
母婴同室,透过宝宝与母亲的乳房与身体亲秘密接触,宝宝能很快的学会如何吸吮妈妈的乳房,嬷嬷的身体也能自然感应分泌足够为养宝宝的母乳量。新手妈妈也能够很快就了解宝宝的睡眠频率与作息,也最能知道宝宝什么何时想喝奶,在第一时间提供母奶。

七、准备必要的替代方案

计画亲喂母乳的妈妈,刚开始,乳汁分泌很少,是正常现象,请不要灰心,许多妈妈的乳汁是在第五、六天才开始大量的分泌,真的是必须让自己放轻松,请伴侣和照顾者善尽逗你开心的责任,尽可能的补充水分,有水分才能分泌乳汁。
有些妈妈则是产后心情尚未调适好,或因经验不足导致宝宝含乳不正确造成妈妈乳头受伤所产生的心理低潮,偶尔以配方奶取代也是可以的,新手妈妈不要太苛责自己。
如果是剖腹产,喂母奶在调整姿势时,伤口势必会疼痛,可以请医生开立安全的止痛药,大多数的止痛药对乳汁是不会有不好的影响的,只要是经由医生开立的处方药,就可以安心照医嘱服用。

这一年:我30岁,孩子3岁!看完后,对孩子再好一点吧~

你是不是常常在孩子断奶后怀念喂他吃奶的日子,可那时你却觉得好累、好辛苦、好厌倦。
是不是在他褪去童声后,特别想念他曾经奶声奶气的声音,可他以前撒娇的时候你却很不受用。
是不是当孩子去上学后你特别怀念他黏在你身边的日子,可是,以前你却总在想他要什么时候才能去上学……
时间无法倒流,过去了就只能永远过去。孩子能呆在身边的日子是那么难得与宝贵,请加倍珍惜!

这一年:我30岁,孩子3岁。

我周围有很多的朋友,还有很多的我喜欢的娱乐活动!我有时候偶尔会觉得真是为这个小家伙操碎了心!孩子刚刚上幼儿园,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心中又喜悦又有点小小的心酸。
离别了一整天,孩子看到我高兴地奔跑过来,扑在我的怀里说:“妈妈我想你了。” 那一刻,抱着孩子就像抱着整个世界。而我真的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

这一年:我33岁,孩子6岁。

正当年的我,工作压力很大,甚至连聚会的时间都很少!呵呵,真的是费尽了心思在他能上好学校的问题上了,总算踏实了。孩子终于上小学了,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事情。
上学回来的第一天,晚上要睡觉时,他告诉我"从今天开始,我要苦到六十岁啦! "他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却没想到,这也是孩子离开我们的第一步。
孩子已经对与我分开一天习以为常了,而且喜欢每天去学校。甚至,有时还会说:“妈妈,在家好无聊,没有小朋友和我玩。”

这一年:我39岁,孩子12岁。

这时工作对于我来说,完全驾轻就熟,家里也没什么好操心的,所以我总想着能够多陪陪孩子!可孩子上初中了,开始上寄宿学校,一个月或几个月回一次家,才能见上一次面。
他们开始不再依赖我,甚至,喜欢和我对着干。他们的脑子里想的是“我有我的生活!”“我要独立!” 我想帮他们做点事情,他们说:“妈妈,我自己来吧。”突然觉得这句话让我们觉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了?

这一年:我45岁,孩子18岁。

工作上再有什么样的突破对我来说都算不上什么了!我就希望天天回家能听到孩子说“妈,晚上吃什么呀?” 可我能等到的只是周末孩子给我来个电话说:妈,我钱花完了!再给我汇一些!可即便是这样,我还是希望孩子能经常给我来个这样的电话。
可这时,孩子离开家去上大学,一年回来两次。回来的几天前,家里的冰箱就装不下了,准备了各种各样他喜欢吃的东西。
可是一回来打个照面,就忙着和同学、朋友聚会去了。
从此,我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妈妈,我不回家吃饭了,你们自己吃吧。”

这一年:我51岁,孩子24岁。

这时,我不再有那么多工作了,朋友也因为各种原因越来越少,我得想办法打发我的时间。而孩子们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远方工作,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几天就走了。
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电话,希望孩子对我说一声:“妈妈,我很好,你保重身体。”这样就足够了。

这一年:我57岁,孩子30岁。

孩子结婚了,回家的时间有一半匀给了我的亲家,见面就更少了。我已经习惯了只有老两口在家的日子。但是,我最希望听到孩子对我说:“妈妈,今年我回家过年啊!” 当孩子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了,他们的一家三口,已经不包括我们在内了。
我们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只是在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翻翻相册,看看我们自己的一家三口。无论孩子身在何方,却永远是我们家庭中无可取代的一员。
是啊,其实当孩子在身边的日子,我们是多么幸福。可是有时我们却会抱怨:抱怨做了太多的牺牲,抱怨孩子不懂事,抱怨他生病,让你操碎了心,抱怨为了培养他,花费了太多的精力与金钱…… 可是10多年后,就算你想要,也没有机会了。
你一定要记住,孩子会不停地成长,过了这个时期就再没有这个时期的特性。
你是不是常常在孩子断奶后怀念喂他吃奶的日子,可是那时你却觉得好累、好辛苦、好厌倦。
是不是看到他小时候吮手指的照片觉得好可爱,可是你曾经为了要不停地给他洗手而烦恼透了。
是不是在他褪去童声后,特别想念他曾经奶声奶气的声音,可是他以前撒娇的时候你却很不受用。
是不是当孩子去上学后你特别怀念他黏在你身边的日子,可是,以前你却总在想他要什么时候才能去上学啊……
时间无法倒流,过去了就只能永远过去。孩子能呆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难得与宝贵。
正因为如此,就应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也更应心存感恩,谢谢上天给我一个孩子,让我分享与见证他成长的每一刻。
无论孩子带给我多少困难、烦恼、甚至挫败,无论让我失去多少睡眠、时间、金钱、精力,我仍然豁达,因为,这都是上天的恩赐。
当孩子在身边的每一天,我都会努力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情,体会在一起的幸福。
我尽量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束缚、牵绊和阻扰。
我认真思考,也努力实践管教的分寸与尺度,既尽力而为,也量力而行,因为我有责任与义务教会他生活的本领,帮助他练就强健的翅膀,以便来日可以自由快乐地飞翔。
我会告诉孩子: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还有一条路可以畅行,那就是回家的路…… 现在,能抱就多抱抱孩子,能陪陪孩子就陪陪孩子,能耐心一点就不要发脾气。

人一生为什么要有2个孩子?最后一句是最好的答案!

小布麻语:
还记得4年前那在医院里煎熬的一整天,第一次经历分娩的痛苦和折磨,出了产房我跟先生说的第一句话是:
“痛成这样,怎么会有人想生第二个?!”
 
转眼4年过去了,我也成为了两个男孩的妈妈,自己在家照顾两个小小孩,常常被人问起,你怎么会想生两个的?其实每天面对两个打打闹闹的娃儿,当他们一起生病,一起吵着要我陪睡,一个哭一个闹的时候,我也常常自问,为什么要两个呢?
 
下面这个漫画,是我在忙完孩子和家务的空余时间画的,画得很慢,甚至在被俩孩子惹的生气的时候都画不下去了,可是,我知道,我要回答自己这个“为什么,”所以就有了这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