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 Baby House: 谢谢你的好意,不用再给我孩子塞吃的了!

2016年10月7日星期五

谢谢你的好意,不用再给我孩子塞吃的了!

再过几个月便是农历新年了,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面,家庭聚会,朋友聚餐总是免不了的。

在席间,很多人出于喜爱,都会给孩子尝尝各种各样的食物。这不尝不要紧,一尝很容易出事呀!


这些食物,3岁内的孩子不能吃!
请输入标题

坚果类。这一类食物比较硬,孩子可能没能完全嚼碎就吞下去。一旦不小心进入气管了,很容易导致窒息!

果冻。不要以为软绵绵的果冻,就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吃。果冻有张力、易变形,如果一不小心被吸入气管,连医生都很难取出来。

果冻自问世至今,已经有很多孩子因为吃它发生意外,再加上很难在包装上,标示警示语句,自2004年起,欧盟就禁止销售儿童果冻了。


软糖。小孩子喜欢吃的软糖跟果冻一样,很容易变形,进入气管后,很难取出。不过,软糖可以剪碎了,再让孩子适量吃一点。孩子吃软糖时,妈妈一定要在旁看着。

粘性大的,如汤圆、年糕等。这类食物如果粘在孩子的喉咙,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很容易很发生意外。

除了以上这些食物以外,一些小颗、比较坚硬的东西,也不适合3岁以下的孩子吃。如果要吃,妈妈一定要在旁边看着。

孩子吃东西时被噎着了,怎么办?
请输入标题

首先要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救援。在等待救援的时候,采用海姆立克抢救法,进行抢救。

拍5下背部:孩子面朝下,一手护着头颈,一手在孩子脖子和两肩之间轻轻拍打或按压5次;
压5下胸部:孩子面朝上,用两指按压孩子胸部;


如果异物还没有排出,重复以上动作,直到救援来到。

在孩子吃东西噎着时,一些妈妈可能会给孩子顺着拍背,或者扣喉。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这样做,可能会把食物推向气管深处,只会让情况更糟糕。


乱给孩子吃东西,还有这些坏处
请输入标题

破坏妈妈的权威。我们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权威的形象,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大多数时候,这个权威的形象,就是跟孩子最亲近的妈妈。

可是,妈妈不断拒绝,人们还要硬塞食物给孩子,就会给孩子一种“我也可以不听妈妈的话”的印象。

这样,妈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权威形象,一下子就崩塌了。

破坏了父母制定的规矩。《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曹格不让儿子Joe吃糖,一个工作人员却非要给孩子吃。结果因为Joe有严重的过敏,吃了一颗糖果后,整张小脸都肿起来了!

孩子的情况,只有父母才最清楚。可能孩子有蛀牙,不能吃糖;可能孩子过敏,不能吃海鲜。

不顾孩子父母的拒绝,总是说“没事,吃吧”,这是在破坏父母制定的规矩。

让孩子的安全意识发生混乱。妈妈们都会对孩子说,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可是这头刚说完,转过头,陌生人的“糖衣炮弹”就过来了,有些甚至把糖果剥开,直接送到孩子嘴边。

我们这些当妈的,自然能够分辨各位的善意,可是孩子不能啊!

妈妈一边说不能吃,可是又对陌生人的好意毫无招架之力,这就相当于告诉孩子,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也没问题嘛。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全意识,全乱套了。

对好心办坏事的人说‘NO’!
请输入标题

平常当妈的都是千防万防,就怕孩子吃了点什么不该吃的。可是到了假期,总有一些人,好心办坏事,非要让孩子尝尝各种诱惑。那么当妈的要怎么办呢?

当然是明确地拒绝他们的好意。

最经典的回答方式:孩子最近有点上火/咳嗽/流鼻水,不适合吃这个。

孩子的身体最重要了,当你说孩子身体不适时,一般人都会知难而退。

最委婉的回答方式:谢谢你,孩子刚吃饱,我们回家再吃。

面对别人的热情,不好拒绝,就先收下。

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谢谢你,孩子还太小了,我们还没给他吃过这些呢。

谨记四字真言:“孩子还小。”时不时搬出来,确有奇效。

实在拗不过怎么办?
说不过,那就赶紧跑吧~


俗话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自己不想别人塞东西给自家孩子吃,也要控制好自己,不要乱给东西别人家孩子吃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